|
? | |
購買進口儀器、試劑和耗材——就在始于2001年的畢特博生物 www.603041.com |
路易斯·威廉姆·戴格獲云南省人民政府科技獎。 楊觀 攝
每年度頒發的云南科學技術獎,被認為是“折射出云南省科技創新政策的晴雨表和風向標”。昨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向獲得2010年度云南省科學技術獎的174項科技成果、4名企業家和2名外籍科學家頒發了共計970萬元的獎金。 據了解,2010年度頒發的獎項包括自然科學獎36項,技術發明獎9項,科學技術進步獎4人,129項。共有46家省外單位的105名專家獲獎。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白恩培,省委副書記、省長秦光榮,省委副書記李紀恒等領導出席會議并為獲獎者頒獎。秦光榮在會上作重要講話,李紀恒主持會議。知識產權達203個,顯示獲獎項目的技術水平及影響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競爭優勢明顯增強。基因組多樣性與東亞人群歷史的研究”中取得成果。 自從2000以來,共有8位科技界人才分別獲得300萬元的“杰出貢獻獎”,分別是蔣志農、吳征鎰、戴永年、張亞平、周俊、黃潤乾、孫漢董、陳景。其中在2003年、2004年,以及昨日表彰的2010年度科學技術獎中,“杰出貢獻獎”這一獎項空缺。 記者從省科技廳提供的一份統計上了解到,本次頒發的“科學技術獎”,特點明顯。例如,獲獎單位和人員,除了云南本省的單位和人員以外,還有中科系統院、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大學等國內知名大學和科研機構,以及中鐵系統、國電等央企。 在獎勵類別,增加了對科技創業取得顯著成效的企業家的獎勵,有4位企業家獲得了2010年度云南省科學技術獎科技創業獎。4位獲獎企業家具有共同點,比如從事好科技,高成長和產品的高市場占有率。包文東創辦的云南臨滄鑫圓鍺業股份有限公司,花7年時間成為國內最大的鍺系列產品生產商和供應商;云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2006年至2010年疫苗注冊申報數量居國內行業第一位,是國內唯一擁有兩個細菌結合疫苗上市的公司。另外,柏老六、楊偉祖這兩位企業家,也在自己的行業領域具有很強的實力。 獲獎項目中應用技術成果占80%,體現了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科技獎勵政策導向。獲獎項目中擁有的自主 “云南省科技獎勵的獎金總額,在全國31個省市區中排名第3名。”云南省科技廳提供給媒體的一組數據顯示,兩年前,云南省多渠道科技投入達101.34億元,首次突破了100億元大關,成為西部省區第三個科技投入超百億元的省份。科技的投入,科技政策的支持,使得云南省區域創新能力得到提高,2005年時,云南在全國的區域創新能力排名是第29位,到去年這個排名提升到第25位。 “科技獲獎項目的特點,折射出云南省科技創新政策的晴雨表和風向標。”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說。 ●云南省自然科學獎(36項) 特等獎:《云南植物志》歷時33年,共收錄16201種云南綠色高等植物。 一等獎:“微波在冶金中應用的基礎理論研究”、“真獸類若干類群的分子系統學研究”、“新基因起源和遺傳進化的機制研究”; 二等獎:“基于與建筑結合的太陽能集熱器能量傳輸轉換機理研究”等12項成果; 三等獎:“云南重大氣候災害形成機理研究”等20項成果。 ●云南省技術發明獎(9項) 一等獎:“內河小型船舶電力推進系統研制”; 二等獎:“引進水稻新株型材料進行育種創新與示范引用研究”等2項成果; 三等獎:“熱帶高淀粉玉米云瑞4號的選育”等6項成果。 ●云南科學技術進步獎(129項) 一等獎:“大型曲面陰極高能效鋁電解槽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等9項成果; 二等獎:“次氧化鋅粉綜合回收利用技術產業化”等21項成果; 三等獎:“鉑類抗癌藥物的合成新技術”等99項成果。 另:云南臨滄鑫圓鍺業股份有限公司包文東等4名企業家,獲得了云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科技創業獎;英國植物學專家斯蒂夫·布萊克摩爾,和新西蘭國籍的路易斯·威廉姆·戴格,獲得云南省科學技術合作獎。 獎金數額分別為:特等獎25萬元,一等獎15萬元,二等獎8萬元,三等獎3萬元。 特等獎 耗時33年編著《云南植物志》 植物志是一個國家或者地區植物總和,也是關于其生態系統和植物資源編目的基礎性科學資料。 今年已經75歲的《云南植物志》副主編陳書坤研究員,回憶當初的編研過程他認為,植物標本的采集是十分困難的。而對于獲獎他表示,獎項是政府對搞科研工作人的一種認可,也是一種激勵。 《云南植物志》是研究云南省及其鄰近地區已知高等植物類群(含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全部種類的形態特征及其親緣關系、區系組成、地理分布、生態環境和經濟用途的重要基礎工作,是研究云南及中國植物資源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云南植物志》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員吳征鎰先生于1973年開始主持編寫,于1977年出版了該書的第一卷。至今,《云南植物志》完成了全部21卷的出版工作。全書共2452萬字,4263幅圖版,共歷時33年。記載了云南綠色高等植物433科3008屬16201種1701亞變種。 云南植物種類豐富決定了其在中國舉足輕重。“云南植物種類弄清楚了,中國植物就了然半壁江山。”植物志既是記載植物的“身份”的“戶口薄”,也是全面記錄植物特征的“信息庫”。 《云南植物志》是我國植物分類學家完成《中國植物志》之后,又一植物學巨著。《云南植物志》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科學與應用價值。 一等獎 成功理清動物“家族”關系 “真獸類若干類群分子系統學研究”,昨日獲得了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先解釋一下“真獸類”, 真獸類是一切有胎盤的哺乳動物的總稱。這類動物在動物界里有3大特點:一是多樣化程度最高;二是物種中分布最廣泛;三是與人類的關系最密切。據估計,全世界目前有5500種哺乳動物,分為約20個目,其中包括人類所屬的靈長目。 自1996年以來,張亞平和于黎、羅靜等科學家針對真獸類20個目之間的進化關系及其中大熊貓所屬的食肉目、人類和金絲猴所屬的靈長目、嚙齒目、兔型目和偶蹄目5個目中重要類群的系統分類、進化等,用分子系統學的方法進行了研究。 這樣的研究,第一次全面、高置信度、成功地建立了真獸類主要類群的進化關系,確定了4個總目;回答了小熊貓既不姓“熊”也不姓“貓”,而是浣熊科和鼬科的姐妹群;懶熊和馬來熊關系更為親近;而貓科中的豹屬,虎最早分化, 接著是美洲豹和非洲獅, 最后才是金錢豹和雪豹。 據項目主要承擔人于黎研究員介紹,項目成果不僅填充了部分真獸類哺乳動物進化史上的重要空白,而且對以前所知的一些進化關系進行的重新定位,為國家珍稀瀕危動物保護以及資源動物可持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利用非常重要。 外國專家獲獎 戴格:幫助云南特色水果“出國” “這里就是我的家鄉,我要為云南水果的發展,做自己最大的努力,要讓世界知道云南,知道云南優質的水果。”今年60歲的路易斯·威廉姆·戴格先生說。 10年前,云南農科院與新西蘭皇家園藝研究院開展技術合作,戴格先生受邀到云南考察。在考察中他發現云南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所生產的紅梨、甜柿、蘋果、石榴等完全可以進入國際市場,發展空間很大。戴格此后陸續從新西蘭引進了梨標準化栽培技術、植保技術,為云南特色果樹產業鏈的構建提供了技術支撐,解決了云南水果出口過程中的質量屏障問題。截至2009年,通過云南紅梨公司出口的各類水果3859.07噸,實現創匯329.14萬美元。 2006年,戴格獲得了被云南省政府授予“彩云獎”;2009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授予“友誼獎”;昨天,他又首次拿到了2010年云南省科學技術合作獎。 布萊克摩爾:籌經費麗江建高山植物園 斯蒂夫·布萊克摩爾博士,是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植物學家,也是推動國際植物多樣性保護的領軍人物之一。他致力于國際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植物系統學的孢粉學研究。 1999年,斯蒂夫·布萊克摩爾首次訪問中國時,贈送了喬治·佛賴斯特(著名的探險家,曾七次進入云南西北部采集植物,且將數以千計的植物標本帶回英國,對中國西部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1917年采集的一批云南植物標本。 1999年,斯蒂夫·布萊克摩爾被英國女王任命為愛丁堡皇家植物園主任,他先后訪問了北京、武漢和昆明的植物研究機構。一年之后,2000年,斯蒂夫·布萊克摩爾,擔任了英文和修訂版《中國植物志》編委會成員,推動了《中國植物志》(英文版)的國際合作。 也就是始于2000年,斯蒂夫·布萊克摩爾為中科院昆明植物所與英國愛丁堡植物園之間姊妹單位的合作關系,做了重要貢獻。他還積極籌措經費,推動昆明植物研究所,在復建麗江高山植物園和野外工作站項目上進行合作。(薛永璧) 他們,摘得“杰出貢獻獎” 2000年 蔣志農 在高海拔冷涼地區水稻的品種選育等方面取得了開創性的理論成果和方法。 2001年 吳征鎰 主編《中國植物志》等著作,提出被子植物“多系-多期-多域”起源理論。 2002年 戴永年 帶領課題組研究成功的“內熱式多級連續蒸餾真空爐”已在工業上廣泛應用。 2003年 空缺 2004年 空缺 2005年 張亞平 在“線粒體 2006年 周俊 對我國植物化學與植物資源基礎理論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 2007年 黃潤乾 為恒星結構和演化理論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008年 孫漢董 對云南產香茶菜屬和五味子科植物類群的創新性研究,在當今植物化學研究中居領先地位。 2009年 陳景 從事鉑族金屬提取冶金、分離提純及相關的物理化學研究。 2010年 空缺 |
購買進口儀器、試劑和耗材——就在始于2001年的畢特博生物
www.603041.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