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購買進口儀器、試劑和耗材——就在始于2001年的畢特博生物 www.603041.com |
病毒感染引起慢性或突發性傳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非典型性肺炎等。病毒與宿主在進化過程中長期的“斗爭”,導致機體中出現了高度復雜和精細的免疫機制,其中天然免疫是生物抵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屏障。 北京大學蔣爭凡實驗室在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及國家973項目等資助下,對細胞抗病毒天然免疫的信號傳導機制開展了一系列研究。2009年他們通過cDNA表達文庫的功能性篩選,發現一個定位于內質網的分子ERIS在細胞抗病毒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孫文香等,PNAS, 2009)。以此分子為基礎,最近他們又發現了一條通過ERIS-TBK1活化轉錄因子STAT6,從而連接天然免疫與適應性免疫的信號傳導通路。 以往的研究認為STAT6的功能與介導體液免疫的Th2細胞發育密切相關,對STAT6的研究也多集中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過敏性反應疾病中。蔣爭凡實驗室的研究發現在機體抗病毒天然免疫過程中,存在一條依賴于STAT6的信號途徑。病毒或胞漿內的病毒核酸分子通過其受體激活接頭蛋白ERIS(也稱為STING或MITA),繼而招募STAT6和在天然免疫中起關鍵作用的激酶TBK1, 并引起STAT6蛋白的磷酸化,活化的STAT6分子形成二聚體進入細胞核中行使轉錄因子的功能,上調一類特異性的細胞因子(趨化因子)的表達,繼而招募多種免疫細胞(單核/巨噬細胞、粒細胞、肥大細胞、淋巴細胞、樹突狀細胞等)達到病毒感染部位,引發機體的抗病毒免疫反應。該課題組從分子、細胞到動物整體多個層次系統研究,闡釋了病毒感染引發STAT6激活,從而誘導機體免疫反應的重要信號通路,為人們進一步認識免疫系統如何抗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機制提出了新思路。 此項成果于2011年10月14日以Article形式發表于《細胞》(Cell)雜志。 蔣爭凡實驗室的博士研究生陳慧慧、孫輝和游富平為共同第一作者,分別完成本研究中的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及細胞生物學的實驗內容。本研究的合作者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顧軍教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秦志海研究員、美國邁阿密大學醫學院的Glen Barber教授分別提供了實驗所需的基因敲除小鼠。 |
購買進口儀器、試劑和耗材——就在始于2001年的畢特博生物
www.603041.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