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購買進口儀器、試劑和耗材——就在始于2001年的畢特博生物 www.603041.com |
近日獲悉,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秦啟偉研究團隊與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王宏達合作,首次將單病毒粒子示蹤技術應用于水生經濟動物大分子DNA病毒研究,從時間、空間尺度多層次揭示了石斑魚虹彩病毒(Singapore grouper iridovirus, SGIV)侵染宿主活細胞的機制,有助于深入理解SGIV的致病機理和提供理想的病毒-細胞模型,相關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Virology, 2014,88,13047-13063。 據介紹,病毒是非細胞形態的生命體,只能借助宿主細胞完成自身的復制和繁衍,SGIV是從患病養殖石斑魚中分離的一種高致病性虹彩病毒,屬于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屬的一個新種。研究人員應用單顆粒成像與示蹤技術并結合分子生物學手段,實時追蹤了單個SGIV的病毒粒子進入石斑魚宿主細胞的精細動態過程,觀察到SGIV是借助細胞表面的絲狀偽足進入細胞。 研究人員還利用不同胞吞途徑的抑制劑,通過單粒子成像、免疫熒光及western blot檢測,揭示SGIV進入宿主細胞是通過網格蛋白介導、pH依賴的胞吞途徑而不通過小窩蛋白介導的胞吞途徑,且首次發現SGIV可通過巨胞飲途徑進入宿主細胞。在活細胞內,追蹤單個SGIV病毒粒子可實時監測病毒在胞內的運動情況,發現SGIV在細胞內運動需要依賴微絲和微管。 該成果由王劭雯、黃曉紅、黃友華等完成,獲得“97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資助。 ![]() SGIV侵染宿主細胞的內吞方式及胞內運輸。(A)SGIV單個病毒粒子進入細胞的動態過程;(B)SGIV進入細胞依賴于網格蛋白介導的內吞途徑;(C)SGIV進入細胞依賴于巨胞飲途徑;(D)SGIV胞內的運輸依賴于微管和微絲。
|
購買進口儀器、試劑和耗材——就在始于2001年的畢特博生物
www.603041.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