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酸培他啶氯化鈉注射液收載于《山東省藥品標準》(1986年版)下篇第486頁,規格500ml:鹽酸倍他啶0.02g+氯化鈉4.5g,家兔法熱原檢查劑量為10ml/kg。由于細菌內毒素檢查法具有簡便、快捷、靈敏度高等優點,越來越多的藥品品種原來規定的熱原檢查項,將逐漸被細菌內毒素檢查項所取代。
1 實驗材料
鱟試劑(批號990106,靈敏度0.5Eu/ml,廈門鱟試劑廠;批號980305,靈敏度0.25Eu/ml,湛江海洋生物制品廠)。鱟試劑溶解水(批號980510,規格2ml/支,廈門鱟試劑廠;批號970425,規格2ml/支,湛江海洋生物制品廠)。細菌內毒素工作標準品(批號970201,效價10Eu/支,廈門鱟試劑廠)。DH-3電子旋渦混合器(天津光學儀器廠)。1ml注射器、針頭、試管、刻度吸管若干,均經250℃干烤1h。鹽酸培他啶氯化鈉注射液(批號990507,990508,990510和990511,本院滅菌制劑室)。
2 實驗方法與結果
2.1 鱟試劑靈敏度復核 用鱟試劑溶解水將細菌內毒素工作標準品溶解,在旋渦混合器上混勻15min,然后等比稀釋成系列濃度溶液,即1.0,0.5,0.25,0.125和0.0625Eu/ml,每稀釋一步,均在旋渦混合器上混合30s,與鱟試劑進行凝膠化反應,結果見表1。
表1 鱟試劑靈敏度復核
鱟試劑靈敏
度/Eu.ml-1細菌內毒素濃度/Eu.ml-1陰性
對照
1.00.50.250.1250.0625
0.5++++------------ --
0.25 ++++--------------
2.2 細菌內毒素限值(L)和最大有效稀釋倍數(D)的計算[1] 根據靜脈用藥細菌內毒素致熱閥K為5.0Eu/kg,鹽酸培他啶氯化鈉注射液的致熱原檢查劑量M為10ml/kg,則L=K/M=5Eu/kg/10ml/kg=0.5Eu/ml。最大有效稀釋倍數(D),靈敏度λ=0.5Eu/ml的鱟試劑,D=L/λ=0.5/0.5=1;對靈敏度λ=0.25Eu/ml的鱟試劑,D=L/λ=0.5/0.25=2。
2.3 干擾試驗[2] 將鹽酸培他啶氯化鈉注射液原液和2倍稀釋液分別溶解細菌內毒素工作標準品,在旋渦混合器上混勻15min,然后等比稀釋成系列濃度溶液,每稀釋一步均在旋渦混合器上混合30s,與鱟試劑進行凝膠化反應,結果見表2。
表2 鹽酸培他啶氯化鈉注射液干擾試驗
供試品批號鱟試劑靈敏度
/Eu.ml-1細菌內毒素濃度/Eu.ml-1供試品陰
性對照陰性對照
1.00.50.250.1250.0625
990507(原液)0.5++++++++-------- ----
990508(原液)0.5++++++++-------- ----
990510(2倍稀釋)0.25 ++++++++------------
990511(2倍稀釋)0.25 ++++++++------------
2.4 細菌內毒素檢查法和家兔法檢查測鹽酸培他啶氯化鈉注射液結果對比,見表3。
表3 細菌內毒素檢查法與家兔法結果對比
供試品批號細菌內毒素檢查結果家兔法檢查結果
990507--
990508--
990510--
990511--
3 討 論3.1 我們采用不同批號的鹽酸培他啶氯化鈉注射液,對不同廠家的鱟試劑進行干擾試驗,結果顯示,均無干擾作用,且細菌內毒素檢查法與家兔致熱原檢查結果一致,臨床無熱原反應,因此,作為醫院制劑的鹽酸培他啶氯化鈉注射液,建立細菌內毒素檢查項代替原來的致熱原檢查是可行的。
3.2 鹽酸培他啶氯化鈉注射液的細菌內毒素檢查項為:取本品,依法檢查[2],每1ml中含內毒素量不得過0.5Eu/ml。可用靈敏度為0.5Eu/ml的鱟試劑直接進行檢測;或用靈敏度為0.25Eu/ml的鱟試劑檢測本品的2倍稀釋液。
參考文獻
1,黃清泉,夏振民.藥品細菌內毒素檢查的實驗設計.中國藥學雜志,1997,32(2)∶72.
2,中國藥典.二部.1995∶附錄ⅪE 76.
收稿日期:1999-12-13
中國現代應用藥學 2000年第6期第17卷 藥物分析與檢驗
作者:范文濤 錢丙坤 董華
單位:山東冠縣人民醫院 冠縣 252500
本文來自:大眾醫藥網
http://www.51qe.cn/pic/30/15/15/18/14/225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