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一级_国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_奇米影视狠888_在线欧美一区

?
生物知識

核糖核酸的歷史

作者:admin 來源:www.stdaily.com 發布時間: 2010-09-20 11:57  瀏覽次數:
購買進口儀器、試劑和耗材——就在始于2001年的畢特博生物 www.603041.com

核糖核酸(RNA)是核酸的一種,因含核糖得名。20世紀有多個諾貝爾獎與RNA領域有關,說明RNA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國際科技界對RNA的重視。
  1869年瑞士科學家Miescher為研究細胞核化學成分,發現了酸性含磷化合物,命名核質,實際上是含蛋白質的核酸制品。20年后,R.A1tmann純化得到了不含蛋白質的核酸制品,稱為核酸。

  1893年A.Kossel認識到染色質是由核酸和組蛋白組成的,認為核質與新組織的形成有關。但,當時生物學界主導觀念是“生命就是蛋白質體”,A.Kossel未能跳出束縛,沒有認識到核質是遺傳物質,并于1905年改為研究細胞核中堿性蛋白質,使核酸研究停滯幾十年。

  1944年Avery、Macleod和Mccarty發表了著名的肺炎雙球菌實驗結論:核酸(DNA)才是遺傳物質,而不是蛋白質。

  1953年,watson與Crick共同提出DNA雙螺旋結構說,為分子生物學奠定基礎,宣示了“生命世界是蛋白質”的破產。1958年,Crick提出中心法則,核心是:生命世界是DNA-蛋白質世界。該法則統治生化界20余年,不斷誤導人們對真核生物的理解,直到2l世紀初,斷裂基因的發現。

  20世紀50年代中期后的10年間,是RNA研究黃金時期,達到了一個高峰。

  1961年Crick證明每條DNA長鏈中的堿基每三個為一組;1957年Zemecnik發現tRNA;1959年rRNA被分離得到;1961年法國Monod和Jacob提出mRNA的存在;1965年Hollev測出第一個核酸(酵母丙氨酸tRNA)的一級結構;Khorana合成了遺傳密碼;Nirenberg建立了體外無細胞蛋白質合成系統和核糖體結合技術,并在1966年破譯遺傳密碼……

  20世紀70年代后期,RNA研究逐漸積累起各種新發現,直到20世紀末21世紀初,隨著一系列調控RNA的發現、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后基因組研究興起,RNA研究再次達到高峰。整個發展過程,就是不斷突破“中心法則”舊觀念的過程。

  1981年,T.Cech發現RNA也可作為生物催化劑,命名化學本質為RNA的催化劑為核酶。隨后,s.Altman證明體外轉錄的RNase P的RNA組分,也有催化活力。核酶的發現,突破了統治生化科學超半個世紀的信條:酶即是蛋白質。它還有助于人們探索生命起源過程中長期爭論而無果的問題:先有蛋白質還是先有核酸?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共有三種:DNA、RNA和蛋白質。DNA可攜帶遺傳信息但不是功能分子,它的復制需蛋白質催化;蛋白質是重要功能分子但不攜帶遺傳信息,它的生物合成需使用DNA所攜帶的遺傳信息;只有RNA,既可攜帶遺傳信息,又可作為功能分子,自己就可能完成自我復制。因此,生命起源過程中,可能最早出現的、可以自我復制的生命體,是由RNA組成的。核酶還使人們對RNA生物功能多樣性有了全新理解,開始尋找其他生物學功能。RNA不再局限于僅是將遺傳信息從DNA傳遞到蛋白質的過程。此后近30年,RNA研究迅速發展,新發現突破“中心法則”藩籬,不斷與之沖突。從DNA到蛋白質的過程,比想象復雜得多。RNA在其中所起作用,超出人們想象。

  1989年,Gilbert提出“RNA世界”假說,第一次將RNA擺在生命進化早期中心位置;Uhlembeck教授于1990年提出“20世紀90年代是RNA的10年”,此后正如教授所言,RNA新種類、新功能、作用新機制不斷被發現。

  1999—2000年,核糖體50S大亞基晶體分析表明,催化肽鍵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是蛋白質,只能是rRNA。核糖體是核酶。由蛋白質組成的生物催化劑——酶,幾乎催化了所有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但本身卻只能由RNA催化。RNA只是把蛋白質生物合成以外的催化功能或者說責任交給蛋白質,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還是置于自己控制之下。

  2001—2003年,美國Science雜志分別評出當年十大科技突破第2條、第1條、第4條是:RNA干擾以及包括siRNA和miRNA在內的小分子調控RNA,這成了“中心法則”壓斷駱駝脊梁的最后一根稻草。真核生物體內,一個由RNA組成的調控DNA遺傳信息網絡顯露出來。從古老RNA世界中走出來的自私的RNA,仍然通過各種途徑,掌控遺傳信息的管理與使用權。與其說RNA將攜帶遺傳信息的功能交給了DNA,不如說是把記錄遺傳信息的職責交給了DNA。一個隱藏在表象為“DNA-蛋白質”世界后的、當代RNA世界景象若隱若現:當今生命世界中,RNA很可能像在古老的RNA世界中一樣,仍處于生命中心。

  ——以上摘自200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金由辛編著《核糖核酸與核糖核酸組學》第一章,有刪減。

(科技日報)
本篇文章來源于 科技網|www.stdaily.com
原文鏈接: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0-09/20/content_231453.htm

購買進口儀器、試劑和耗材——就在始于2001年的畢特博生物 www.603041.com

所有試劑均用于科研 ???? 北京畢特博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服務熱線:010-82015225/400-833-9299 | 傳真:010-62015131 | E-mail:info@bitebo.com
京ICP備05028556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08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