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購買進口儀器、試劑和耗材——就在始于2001年的畢特博生物 www.603041.com |
作者:呂文艷,岳喻倫,劉愛喬,張世倉 【關鍵詞】 ,輸血前4項;臨床檢測;方法 [摘 要] 目的:探討對受血者進行輸血前4項檢測的過程中,如何排除各種方法因素的影響,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方法:采用金標法對783例受血者輸血前4項初篩,陽性及可疑結果進行復查,HBsAg、抗HCV用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FQPCR)進行HBVDNA、HCVRNA的定量測定。梅毒抗體采用明膠顆粒凝集特異性試驗(TPPA) 復查,抗HIV送市疾控中心,由其送至上級實驗室確診。結果:通過復查減少了假陽性的干擾,使結果的準確性提高了。結論:輸血前對受血者進行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體的檢測是非常重要的,但尤為重要的是我們在檢測過程中一定要排除各種方法因素的干擾,才能做到避免醫療糾紛、保護醫院和患者的切身利益,為安全輸血提供可靠保證。 [關鍵詞] 輸血前4項;臨床檢測;方法 輸血的安全性已普遍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對受血者進行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體4項的檢測對于發現潛在感染源、保障患者及醫務人員健康,避免經輸血傳播的疾病而導致的醫療糾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在檢測的過程中,由于各種方法因素的影響,可能會產生假陽性結果。如何排除這些因素的干擾,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本文通過783例受血者輸血前4項檢測的分析總結,淺談一些自己的體會。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病例來自2004年5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進行輸血的患者783例,在輸血前全部抽取靜脈血3 ml,分離血清,進行輸血前4項檢測。 1.2 試劑及方法 HBsAg、抗HCV、抗HIV(1/2)、梅毒抗體初篩采用金標法,試劑由艾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如出現陽性及可疑結果,其中HBsAg、抗HCV、抗HIV(1/2),結果通過ELISA法復查,試劑由珠海麗珠試劑有限公司提供。對可疑HBsAg、抗HCV則送外院用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FQPCR)進行HBVDNA、HCVRNA的定量測定。梅毒抗體出現陽性及可疑結果采用明膠顆粒凝集特異性試驗(TPPA) 復查,試劑為日本富士瑞必歐株式會社提供。抗HIV出現可疑結果則送市疾控中心,由其送至上級實驗室確診。所有試劑均通過衛生部批檢,在有效期內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 2 結果 783例受血者輸血前4項檢測初篩及確診陽性數見表1。通過復查減少了假陽性的干擾,使結果的準確性提高了。 表1 輸血前4項檢測初篩及確診陽性數對比(略) 3 討論 我國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發區,約有1億人為表面抗原攜帶者[1],輸血是部分患者感染乙肝的主要途徑。輸血后肝炎發病率為2.4%~27.3%[2]。由于金標法的結果是觀察質控區內和測試區是否出現紅色條帶。受滴度及其藥物等干擾因素的影響,測試區的紅色條帶可呈現出顏色深淺不同的變化,它只是一種定性的篩選乙肝表面抗原的存在的試劑,不能確定標本中病毒的含量,只是作為初篩。對于初篩陽性的患者,我們再用ELISA法進行復查,確定為陽性的就報告結果。對可疑結果則送往外院采用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FQPCR)進行HBVDNA定量測定。因為據田華[3]等認為FQPCR不僅可以避免常規PCR擴增物易污染而導致的假陽性,也可避免酶法對患者血清中的特異性抗原抗體系統進行檢測時,缺乏對病毒本身復制的直觀了解缺點,為臨床正確診斷提供了重要依據。由于輸血后丙肝引起的醫療糾紛不斷,這已引起醫學界的極大關注,而且輸血次數越多,肝炎病毒感染率越高,如患者抵抗力相對較弱,機體免疫力差,而輸入的血液中肝炎病毒復制活躍,很容易造成患者死亡[4],對受血者進行抗HCV的測定,金標法同HBsAg的測定,初篩陽性的患者,我們再用ELISA法進行復查,國內外丙型肝炎病毒抗體酶聯免疫試劑現已逐步完善,并被普遍用于血源篩查和臨床診斷[5]。為了排除其假陽性干擾,對于可疑結果,則送往外院采用熒光定量聚合鏈反應(FQPCR)進行HCVRNA的定量測定,從而確定結果。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毒)已引起了全世界對安全輸血的廣泛重視。雖然性接觸和共用注射器吸毒是傳播HIV的主要途徑,但是如果輸入帶有HIV的血液,其感染率可高達90%以上[6]。因此,為了保證輸血安全,減少醫療糾紛,對受血者進行抗HIV抗體篩查,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過金標法篩查共有5例可疑病例,再通過ELISA法復查,3例為陽性,后送市疾控中心及上級實驗室確診,全部為陰性。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TP)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性行為和血液傳播[7]。梅毒抗體的檢測先是通過金標法篩查,對于陽性及可疑病例,則用明膠顆粒凝集特異性試驗(TPPA)復查進行確診。TPPA法適用于潛伏梅毒及非特異性TP試驗陽性而又高度懷疑為梅毒的患者[8]。本文初篩8例為陽性,后經TPPA確診為6例,因其特殊性,經臨床醫生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并對其血清進定量試驗,排除了假陽性的干擾,從而保證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輸血前對受血者進行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體的檢測是非常重要的,但尤為重要的是在檢測過程中一定要排除各種方法因素的干擾,才能做到避免醫療糾紛、保護醫院和患者的切身利益,為安全輸血提供可靠保證。 參考文獻: [1] 白艷麗.HBVDNA與HBVTRFIA檢測結果比較分析[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04,19(5):43. [2] 于同濤,周莉.輸血前和手術前患者進行肝炎病毒檢測的意義[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1,11(5):364. [3] 田華,王淑琴,高建英.FQPCR檢測乙型肝炎患者HBVDNA[J].上海醫學檢驗雜志,2001,16:363364. [4] 蘇娜.615例肝病患者血清丙肝抗體的檢測分析[M].第八屆西北五省(區)檢驗醫學會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04,10:109110. [5] 谷金蓮.丙型肝炎病毒抗體試劑檢測結果的可信度分析[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5,6:581. [6] 余妙嫦.無償獻血人群HIV抗體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檢驗醫學與臨床,2004,3:27. [7] 張賀秋.重組表達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反應性研究[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04,5:1. [8] 王光超.皮膚性病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128. |
購買進口儀器、試劑和耗材——就在始于2001年的畢特博生物
www.603041.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