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一级_国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_奇米影视狠888_在线欧美一区

?
生物知識

凝血檢測標本的采集、運送、處理和保存

作者:admin 來源:衛生部臨檢中心 發布時間: 2011-04-23 23:38  瀏覽次數:
購買進口儀器、試劑和耗材——就在始于2001年的畢特博生物 www.603041.com

LONZA 龍沙細胞培養基
1, 治療級無血清間質干細胞培養基
2, X-VIVO 限定化學成分無血清造血細胞培養基
3, ProCHO4 無蛋白CHO培養基
4, UltraDOMA無血清雜交瘤細胞培養基
5, UltraCHO無血清CHO細胞培養基
6, UltraCULTURE 無血清培養基
7, UltraDOMA-PF無蛋白雜交瘤細胞培養基
8, Insect-XPRESS無蛋白昆蟲細胞培養基
9, UltraMEM 低血清培養基
10, UltraMDCK 限定化學成分無血清腎細胞培養基
11, Pro293限定化學成分無血清培養基
12, ProFreeze-CDM, NAO, 限定化學成分凍存培養基(2×)
13, PowerCHO限定化學成分無血清CHO培養基
14, ProNS0限定化學成分無蛋白質培養基
15, HL-1限定化學成分無血清培養基
16, PC-1限定化學成分無血清培養基
17, Lymphochrome 培養基
18, ProPer1限定化學成分無血清培養基
19, ProDoma無血清雜交瘤細胞培養基
20, ProVero 1無血清培養基
21, Cytogenetics Media細胞遺傳學培養基
22, PERMEXCIS(TM) 病毒生產培養基(一種PER.C6培養基)
 
詳情煩請查閱附件!
LONZA 龍沙 特殊無血清細胞培養基
 
北京畢特博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http://www.603041.com
400
熱線:400-833-9299
電話:010-82015225  13366202681  張鈺
QQ
1050524889
 
 真:010-6201513


 

一、標本采集

1、標本標記

在國內,較少的人會提到保護患者的隱私。然而,在美國,依照醫療保險信息交換與保密法案(HIPAA)的規定(http://www.hhs.gov/ocr/hipaa/finalreg.html.), 患者標本的采集、標記、處理和保存過程都應該尊重患者隱私。HIPAA的規定并不是反對醫務工作者合理地使用患者的信息,而是要提醒我們時刻注意尊重患者 隱私。在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規定。日本在HPB517文件中規定了臨床電子記錄、真實準確保存和傳輸數據、合法保存信息、患者隱私和訪問控制的具體要求。 此外,歐盟95/46/EC指令也明確表示尊重和保護個人隱私,醫療數據也是個人信息中最為敏感的一部分。

 

  2、標本確認

  在采集患者標本前必須對患者進行確認。標本應該在患者在場時標記,不能事先標記也不能等患者走了之后才標記。運送到檢驗科的標本應該用粘貼牢固 的標簽,至少包括以下信息:患者全名、唯一的編號、采集日期、采集者的姓名、標本類型和檢測方法。如果使用條形碼,則按條形碼的規定進行標識。

  3、申請單

  檢測申請單必須和患者標本一起送到實驗室。申請單應該包括以下信息:患者全名、唯一的編號、接受編號、出生日期、標本采集時間、標本類型、檢測 方法、相關臨床和實驗室信息、醫生的姓名、標本采集部門、結算信息和其他信息。在某些情況下,還需要其他的信息。比如基因檢測要寫明申請檢測的理由,因為 檢測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年齡和其他信息來判斷檢測項目的選擇是否恰當。某些基因檢測還需要患者同意。

  4、標本獲得方法

  在采集人體組織或體液時必須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經血液傳播的感染和操作者的脫落細胞污染標本。所有操作都應該遵循安全防范規定(詳見CLSI M29關于實驗室工作人員防止職業獲得性感染)。

  5、用血漿的凝血檢測標本采集技術

  (1)設備

  推薦使用血液采集系統將靜脈血標本直接收集到含有適當抗凝劑的玻璃或塑料容器中。用于凝血檢測的標本應該收集在非活性表面的容器中。正確的靜脈 穿刺技術詳見CLSI H3。典型的采血裝置是一根指針與容器連接。帶翼的針對嬰兒、兒童、靜脈較小或者經常用靜脈扎針者較適用。帶翼的采血針的一頭帶有一個柔韌的塑料翼,便于 將針頭插進血管。針的長度可根據需要靈活選擇。無論是用于真空采血系統還是注射器,過小的針頭可能會引起溶血。

  用于血凝檢測的標本可以收集到注射器中,注射的內表面必須是非活性的(如聚丙烯),注射器內應該加入適當的抗凝劑。抽血過程必須在1分鐘內完 成,標本進入注射器后迅速混勻。使用皮下注射器和針頭可能會引起溶血并且存在安全問題。推薦使用小體積注射器(不超過20ml),若使用大體積的注射器會 增加凝血的可能。血液可以通過安全轉移裝置從注射器轉移到帶橡膠活塞的真空試管中。先將試管用固定裝置固定,不能手拿。然后讓血液緩慢的流入試管中。太快 可能會引起溶血,影響整個測試過程。轉移過程中不能用力按壓注射器拉桿,這樣容易使試管活塞滑落,血液噴灑。當轉移完畢將針頭從真空管內移出時應該注意防 止注射器中的血液繼續流出(詳見CLSI M29)。

  在某些情況下,用于凝血檢測的血液標本可能從血管輔助裝置(vascular access device,VAD)中抽取,然后用血液收集系統或注射器收集。在使用血管輔助裝置采集靜脈血時,應該確保整個血液采集系統(VAD、注射器,采血針和 收集裝置)不漏氣,否則會引起溶血和樣本抽取的體積不對。盡量不要提前在血液收集管道中注入肝素。如果必須要要用VAD采集標本,應該考慮到肝素可能造成 的污染和稀釋。如果標本收集管道中注入了5ml鹽水,那么前5ml或者VAD的6倍死腔體積的血液應該棄去。如果懷疑標本可能有肝素污染,檢測前應該去掉 或中和混有的肝素。如果標本是從封閉管中抽取,要棄去2倍導管和延伸裝置的死腔體積的血液。

  所有含有抗凝劑的收集容器(如試管或注射器)采集完標本后都應該顛倒混勻3到6次以確保標本和抗凝劑充分混勻。不要劇烈搖動,以免造成溶血或血小板激活聚集,導致檢測結果錯誤。

  (2)廢棄試管

  有人提出了廢棄試管的假說,即用于常規凝血檢測的標本在收集前必須將前一部分血液抽到廢棄試管中并遺棄以避免組織凝血活酶對結果的影響。然而, 也有研究表明沒有使用廢棄管對凝血酶原時間(PT)(IN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的結果并沒有影響。也有證據表明其他的凝血檢測項目最好 使用廢棄試管。但是至今還沒有公開發表的數據和文章明確的說明使用真空采血裝置時是否有必要使用廢棄管。使用帶翼的血液采集裝置用于靜脈采血時,先用凝集 管收集血液然后將血液遺棄,目的在于將標本收集試管中的死腔填滿,以保證合適的抗凝劑和血液比例。有的采血中心使用雙注射器技術采集血凝檢測標本。首先用 不含添加劑的試管采集標本,將針頭留在血管里,小心的切換含抗凝劑的注射器以采集,第二管血用于血凝檢測。

  (3)標本采集容器(試管和注射器)

  用于凝血檢測標本收集和保存的容器必須是非活性表面。玻璃容器必須是用高質量玻璃做成并且要硅化使其表面是非活性的。塑料容器應該是由非活性材料如聚丙烯組成,不能用聚苯乙烯。

  如果改變了容器的種類或者廠商,應該做一個平行試驗來評估不同材質或不同廠商生產的試管對凝血檢測結果是否有影響。由于不同容器造成的結果改變可能對正常參考值范圍內的標本不明顯,但是對超出正常范圍的標本明顯。

  第二個試管或抽樣試管也應該是由非活性材料如聚丙烯組成,不能用聚苯乙烯。試管必須有適當的標記。

  (4)抗凝劑

  凝血檢測的抗凝劑推薦使用濃度為105~109mmol/L,3.13%~3.2%的二水合檸檬酸三鈉(Na3C6H5O7?2H2O)。此 外,129mmol/L,3.8%的水合檸檬酸三鈉也可用。但即使檸檬酸鈉的濃度在3.2%~3.8%之間,正常范圍也不同,特別是當檢測值落在參考范圍 外時,因此實驗室應該規定檸檬酸鈉的一個標準濃度。由于3.8%的檸檬酸鈉結合的鈣更多,因此凝血時間比使用3.2% 的檸檬酸鈉更長。

  109mmol/L檸檬酸鹽緩沖液含有茶堿、腺苷和雙吡啶(CTAD),可使血小板的活性最小,也可用于凝血檢測。不能用其他抗凝劑,如草酸鹽、肝素或EDTA。

  最近出現了新的抗凝劑pH4.3的0.45mol/L的檸檬酸鈉緩沖液,較強的酸性可穩定血漿中的纖維蛋白溶解因子和凝血系統的其他物質,如可 溶性的血栓調節蛋白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因子)。此外,檸檬酸鹽與蛋白酶抑制劑如D-苯丙氨酰脯氨酰精氨酰氯甲酮(PPACK)結合可保護血漿樣本 的完整性。

  以前,其他用于彌散性血管內溶血(DIC)的非常規凝血檢測需要非血漿樣本。由于多價抗體可能與纖維蛋白原發生交叉反應,用于纖維蛋白降解產 物、纖維蛋白分解產物和纖維蛋白裂解產物檢測必須使用血清樣本。樣本收集在含有凝血酶和胰蛋白酶抑制劑的試管中,有時使用立止血酶,因為最近由于纖維蛋白 降解產物(FDP)單可隆抗體的發展,避免了與纖維蛋白原的交叉反應,使得FDP可用血漿檢測。有研究顯示,用血清檢測的舊方法不如用血漿檢測的新方法準 確。若凝血塊中結合了FDP可使FDP值偏低,若血凝塊形成產生了FDP可使結果偏高。

  (5)血液與抗凝劑的比例

  使用血漿作為標本的血凝檢測,血漿和抗凝劑的體積比試9:1。采集裝置不恰當可能使這個比例降低從而影響實驗結果。當血漿實際的填充體積減少 時,血漿與抗凝劑的比例小于9:1將導致凝血時間延長。這種情況下使用3.2%檸檬酸鹽抗凝劑受到的影響較使用3.8%濃度的檸檬酸鹽抗凝劑要小。血漿與 抗凝劑比例不當的影響還取決于APTT和PT反應試劑以及試管的體積。除非有特殊說明,一般推薦使用90%的填充體積,若小于90%填充體積INR則會延 長。兒童用真空試管(不超過2mL)比標準的5ml試管對體積的誤差更為敏感。詳見CLSI/NCCLS H1。

  (6)檸檬酸濃度的調整

  當患者的紅細胞壓積(HCT)大于0.55L/L(55%)時,檸檬酸的最終濃度應該根據患者的紅細胞壓積來調整,可以使用圖1來確定標本采集 時所需的抗凝劑和血液的量。HCT增高的患者,血液與抗凝劑的比例小于9:1.試管中的檸檬酸相對增加,檢測反應中結合的鈣離子更多,同時由于抗凝劑的稀 釋效應可能延長凝血時間。對于HCT大于0.55的患者,可用下面的公式計算所需的檸檬酸體積:

  C=(1.85 x 10-3)(100-HCT)V

  C是所需的檸檬酸體積;HCT 是指患者紅細胞壓積;V是采血的量 (如果是5mL的試管,則V是4.5mL);1.85 x 10-3是常數(考慮到檸檬酸的體積,血液的體積和檸檬酸的濃度)。

  由于患者HCT的高值一般在0.55(55%)-0.65(65%)之間,所以一般情況下可去掉0.1ml的檸檬酸。這樣實驗室可以事先準備一 些調整后的采血試管備用。血標本和其他凝血標本一樣混勻處理。在實驗室的記錄和患者的報告中應該注明患者HCT的增高和檸檬酸經過的調整。對于HCT小于 0.20L/L(20%)的標本,現在還沒有推薦的調整濃度。

  (7)不合格標本

  不合格標本包括:標本凝血;抗凝劑使用錯誤(如使用了EDTA或肝素);血抗凝劑的比例不是9:1;使用了活性表面的容器或不適宜用于檢測的容器。

  一般來說標記錯誤或沒有標記的標本都是不合格的。但是如果實驗室管理者授權或者臨床醫師有約定,標本可以檢測,但是需要遵守一定的程序。所有的非常規檢測的申請都必須有記錄。每項檢測的標本可接受標準應該是實驗室操作規程的一部分。

  6、分子止血檢測的標本采集技術

  分子止血檢測的DNA可從全血細胞標本或口腔涂片中獲得。靜脈血標本應該直接收集到含有適當抗凝劑的真空玻璃管或塑料試管中。正確的操作詳見CLSI H3。口腔涂片必須按照實驗室標準操作程序采集標本。

  DNA可從多種標本中獲得,包括全血、干血、口腔、唾液和血漿。DNA標本的質量和分子重量各不相同,取決于標本采集、處理、操作和保存技術。以下關于標本采集的建議只是一般的指南,實驗室應該根據廠商的說明采集與試劑盒匹配的標本。

  (1)抗凝劑

  血標本:抗凝劑的選擇應該根據核酸的來源、檢測的項目以及所需的標本體積。有研究顯示溶液中存在肝素和血紅素或血紅蛋白可能抑制PCR反應。因 此,推薦使用EDTA和酸性檸檬酸鹽葡萄糖(ACD)。此外,標本還可以在檸檬酸鈉、凝血或冰凍全血采集。高質量的DNA可以從冰凍的全血標本中提取,但 需要修飾DNA的提取技術。有研究報道可用肝素酶去除標本中的肝素。若使用EDTA,核酸在細胞中的標本收集不能使用帶分離膠的試管,否則血細胞或血小板 會在分離膠的下層,細胞中的核酸不能提取出來。帶分離膠的試管只能用于被測的核酸在血漿中的樣本。

  其他標本:DNA也可在口腔、唾液、干血中提取。所使用的拭子或濾紙應該經過處理,以防細菌生長抑制核酸酶的活性。

  (2)不合格的血標本:

  不合格的血標本包括:標記不恰當;抗凝劑使用不恰當;疑混有其他標本。

  一般來說標記錯誤或沒有標記的標本都是不合格的。但是如果實驗室管理者授權或者臨床醫師有約定,標本可以檢測,但是需要遵守一定的程序。所有的非常規檢測的申請都必須有記錄。每項檢測的標本可接受標準應該是實驗室操作規程的一部分。其他信息詳見CLSI MM13。

\

  二、標本運送

  按照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CDC)、美國運輸部(DOT)、以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有關規定包裝和運輸的有害材料被列為“危險品”,危險物品可能會危害健康、安全、財產或環境。臨床/診斷標本被列為危險品,必須按照IATA的要求進行包裝和運輸。

  1、用血漿的凝血檢測

  用于凝血檢測的標本應保持室溫,按照相關規定運送,避免造成感染。對于多數用血漿的血凝檢測不推薦使用冰塊,因為低溫可活化VII因子,損失 vWF因子和破壞血小板。應避免高溫或低溫運輸。理想情況下,從標本采集到運送至標本處理處應該在1小時內。標本運送可接受的時間根據檢項目而定。如對于 PT檢測,延誤時間在24小時內可接受;對于普通肝素治療監測,由于肝素可以被血小板因子4中和,因此用檸檬酸鹽做抗凝劑時從標本采集到離心的時間間隔不 能超過1小時,用CTAD作抗凝劑不能超過4小時。使用氣動導管運送標本時應注意防止震搖,避免蛋白失活或由于標本中的泡沫使血小板活化。

  若對標本處理有特殊要求應告知負責的運送員。每個標本都應有以下信息:運送員接收標本的時間、實驗室接收標本的時間和接收時標本大概的溫度。實驗室工作人員應該根據他們的工作經驗對不同標本進行處理。

  2、分子止血檢測

  實驗室應該根據廠商提供的試劑盒說明和地方、國家對標本運送的規定進行標本的收集和運送,并且為標本運送人員提供運送說明。 標本運送時應注意以下幾點:運送人員收到標本的時間、實驗室接收標本的時間及實驗室收到時標本的大概溫度。此外,實驗室應根據自己的經驗處理不同類型的標 本。詳見CLSI  MM13。

  (1)全血

  理想情況下,DNA從新鮮的抗凝(EDTA或檸檬酸)全血標本中提取,室溫保存用于檢測。提取前2-8℃也可保存3天。沒有研究證據表明DNA 提取前標本最長能保持多少天,有人報道可保存長達922天。由于自動除冰冰箱的溫度在一天內循環改變,可使核酸降解,因此如果血標本要冰凍保存不應使用自 動除冰冰箱。如果DNA不能在數天內提取,血沉棕黃層細胞(或壓縮細胞)可于-80°C保存。

  (2)其他標本

  用于DNA提取的唾液、口腔涂片、口腔沖洗液可保存2年。有研究報道用于DNA提取和基因分型的干血濾紙片標本可保存11天。而保存超過7天的口腔標本不適宜用于基因分型。

  三、標本處理

  1、用血漿的凝血檢測標本處理

  離心前,將標本輕輕倒置觀察,從整體上檢查標本有無血凝塊。去蓋后插入兩根小木棒看是否能挑出小凝塊。但微小的血凝塊用這些方法都無法檢查出 來,如存在則可能對結果會產生影響。為獲得血漿標本,以產生低血小板(PLT<10 000/μL)的血漿所需的離心速度和時間進行離心。離心時應采用水平轉子以免血漿污染血小板或其他血細胞,特別是血漿移去后標本還要用于其它檢測或者冰 凍保存。實驗室應根據各自的條件做一定的試驗來確定最佳的離心時間和速度,通常來說在室溫下1500g不小于15分鐘。也可用被稱作“statfuge” 的高速短時間離心。為了保證離心后的血小板計數在可接受范圍內,每6個月或離心設定改變應該對離心程序的可靠性進行確認。兩次離心可確保血小板減少到規定 數量,在初次離心后用塑料吸頭將血漿轉移到另一個非活性表明的塑料離心試管中進行第二次離心。在吸取第一次離心后的血漿時應注意避免將管底的血小板吸入第 二次離心的試管。

  血漿樣本可通過0.2-μm過濾器過濾以達到減少血小板的目的。但是這種方法并不適用于所有的血凝檢測。由于過濾選擇性的去除了V、VIII、 IX、XII和vWF從而使APTT結果延長。考慮到這一點,不推薦使用過濾器的方法。少血小板的血漿對于冰凍后進行的檢測十分關鍵,但是若用新鮮血漿作 為檢測APTT、PT/INR和TT時,血小板含量達200 000/μL也不影響檢測結果。

  不管是用光學的還是機械的終點檢測體系,不能使用肉眼可見溶血的標本,溶血標本的凝血因子可能被激活,從而影響檢測結果。由于溶血標本對透光率有干擾,所以使用光學檢測系統的影響更大。對疑似有血紅蛋白存在的標本,又不是拒收標本,最好使用機械終點檢測系統。

  光學終點檢測的儀器容易受到黃疸、血脂或者其他干擾透光率物質的影響。有人建議使用超離心來解這個問題,但是還沒有公開發表的文獻。有些未發表 的研究顯示對于脂質樣本,PT和APTT值會減少,纖維蛋白原水平增加10-15%。在有研究公開發表或實驗室在對這一程序確認之前,盡量使用機械或電學 方法檢測黃疸、脂質或含其他干擾透光率物質的標本。

  2 分子止血檢測標本處理

  DNA檢測的核酸標本準備有很多方法,這一步對最終的檢測結果十分關鍵。不管檢測方法是自己制定,還是參考文獻從廠商購買都應該確保有一個可接 受的協議可遵循。在整個性能核查過程中都應該使用已確認的方法并遵循相應的協議。然而很多方法在協議和使用的材料方面不相同。不管是用什么程序,保持臨床 標本中核酸的整體性很重要。同樣也應該在最后的標本準備過程中充分稀釋不純的物質以消除檢測的干擾。

  要記錄所用方法的程序,包括用于DNA純化的物質的來源。若有變動應經實驗室負責人同意并記錄下來。關于檢測設計、準備和操作程序的維護詳見CLSI/NCCLS GP2。更多關于標本處理的信息見CLSI/NCCLS MM1。

  (1)DNA分離

  傳統的DNA分離需要溶解細胞和蛋白溶解酶,如蛋白激酶K,消化結合在DNA上的蛋白質。然后用RNA酶破壞RNA,有機溶劑出去殘留的蛋白和 細胞的其他成分,最后用乙醇沉淀DNA。純化的DNA可用離心或玻璃棒攪拌收集,然后Tris緩沖液中懸浮。應避免過分的干燥,否則影響DNA結構完整 性。商業的試劑可簡化核酸分離步驟,減少所需時間。各方法所使用的試劑程序都不同。很多試劑盒使用其他物質替代有機溶劑和乙醇可以減少危害。實驗室在將 DNA純化體系用于常規工作時應對其效率、兼容性和DNA純化進行評估。

  (2)用于擴增的DNA分離

  Southern印記比PCR或其他擴增方法對DNA制備要求高。這些檢測都需要高純度的DNA,參考文獻中的方法或使用快速試劑盒很方便且經 濟。一般簡短的方法可用小體積的血液或其他來源的細胞。在大多數情況下用蛋白酶K、堿、Tris緩沖液裂解細胞。然后中和裂解產物,離心去除細胞碎片。裂 解液可直接用于擴增。關于DNA分離詳見CLSI/NCCLS MM5。

  四、標本保存

  1、用血漿的凝血檢測標本保存

  (1)短期保存

  標本從采集到檢測的可允許時間間隔取決于檢測項目以及運送和保存的溫度。血凝檢測的標本應該戴帽保存,盡快檢測。保存可參照以下指南。

  PT:PT檢測的標本可以不離心保存,也可以離心后將血漿置于細胞成分上面封閉保存,室溫條件下可保存24小時。標本的穩定性取決于檢測系統 (凝血活酶試劑、儀器和收集容器)。每個實驗室都應該確認其檢測系統的穩定性。全血標本應該室溫保存,避免機械攪拌,否則會使PT/INR值偏高,其機制 不明。采集標本后迅速離心可保持室溫下標本的完整性。不推薦將標本保存在2-4℃,以免激活VII因子使PT檢測結果改變。此外,除非反應試劑中含有肝素 中和劑,否則保存時間可改變用肝素或茴香豆素治療的患者標本PT值。

  APTT:不含肝素的APTT常規檢測標本可以不離心保存,也可以離心后將血漿置于細胞成分上面封閉保存,室溫條件下可保存4小時。若實驗室需要將標本保存4小時以上,則應該進行室內評估。評估應包括正常和異常的APTT標本凝血因子的活性(V和VIII)檢測。

  APTT- vWF:若要檢測凝血因子VIII和vWF因子活性的標本在室溫下保存更好,不應保存在2-4°C,因為低溫可使凝血因子VIII和vWF因子的活性逐漸喪失,導致誤診為凝血因子VIII缺乏或vWF因子相關疾病。

  APTT-UFH:可能含有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的標本應該在室溫保存,采集標本后1小時內離心,在4小時內進行檢測。若不能在1小時內離心,用CTAD可以提高其穩定性。但是需測定基質的治療性APTT肝素范圍。

  APTT-其他:T用于其它檢測的標本(如抗Xa因子、TT、蛋白C和V因子)應該室溫保存,在標本采集后4小時內離心檢測。盡管現在支持將血漿與細胞成分分離的數據很有限,但仍然推薦使用這種做法。若實驗室需要將標本保存4小時以上,則應該進行室內評估。

  如果PT檢測的標本不能在24小時內完成,APTT檢測不能在4小時內完成,則避免搖起底層的細胞,應該將少血小板的血漿轉移在-20℃以下短 期保存,在-70℃以下長期保存。保存時應該使用手動除冰的冰箱,不適宜用周期性自動除冰冰箱,否則會激活VII因子。冰凍標本應在37℃下迅速解凍,溫 和混勻后馬上檢測。混勻是關鍵,某些蛋白質沉淀可能出現凍結。

\

  (2)長期保存

  與標本的短期保存相比較,關于血凝標本的長期保存的文獻較少。長期保存的數據也是根據經驗來定的,缺乏科學的研究。已發表的文獻數據大部分來源 于血庫和輸血科。這些機構做的血凝檢測較少,標本通常保存在CPDA或CPD抗凝劑中而不是檸檬酸鹽。Woodhams等報告了24個月保存的冰凍血漿的 穩定性。在這篇研究中,血標本從6個正常捐獻者通過血漿去除術采得,然后將標本保存在0.129M的檸檬酸緩沖液中。將每個捐獻者的血漿分裝到1 mL和3mL保存試管中(使死腔最小)。然后評估5種冰凍條件和兩種長期保存溫度(-24℃和-74℃)下的18項血凝檢測,包括4項篩查檢測、8個凝血 因子、4項功能檢測和2項免疫檢測。

  這項研究的數據為我們提供了長期保存標本的指南,見表2。從表中可看出,若將血漿標本初次檢測與低溫下保存后檢測的變異控制在±5%,標本可在 0.129 M的檸檬酸鹽在-24℃保存3個月,超過3個月則需在-74℃以下保存。在-74℃下所有的檢測項目的變異都在±10%內,至少可以保持18個月的穩定 性。

\

  以上數據為我們提供了長期保存標本的指南,但是必須考慮以下因素對血漿長期穩定性的影響因素。首先,研究中使用的是體積較大的血漿去除器采集標 本,而常規使用的是較小的靜脈采血。其次,研究使用的是正常捐獻者的標本,沒有評估患者標本。最后,研究不是使用CLSI推薦的0.105-0.109M 的檸檬酸鈉作抗凝劑。

  (3)不合格標本

  以下標本不適合用于檢測:凝血;抗凝劑使用不當;血液抗凝比例不當;沒有標記或標記錯誤;使用的容器不當;嚴重溶血;全血標本在處理前冰凍;用于PT檢測的全血樣本在檢測前放入冰箱;用于vWF或VIII因子檢測的全血樣本在處理前放入冰箱。

  2 用于分子止血檢測的標本保存

  DNA是相對穩定的大分子物質。一旦分離成功,可在2-8℃下保存至少1年,在-80℃以下可保存更久。DNA一般保存在溶液中,用于PCR或 限制性內切酶消化的DNA可保存在雙蒸水中。Tris/EDTA (pH7.2)被認為是最佳的DNA保存溶液,因為緩沖液可限制PH的變異,在水中可導致DNA的自發降解。核酸在溶液中長期冰凍保存不會影響其特性。若 要保存的DNA經常要用來檢測,可分裝保存。分裝保存既可以避免重復凍溶對DNA的影響,也可以避免污染。

  (1)長期保存純化DNA的建議

  0℃以下可抑制DNase的活性,DNA可長期保存(至少1年)。純化的DNA應保存在戴帽的、不透水的塑料試管中,放置一個橡膠墊可防止蒸 發。聚丙烯試管可能吸附DNA,特別是在高離子強度下。聚乙烯試管吸附DNA的能力比聚丙烯更強。經過特殊設計的聚丙烯試管或異質同晶聚材料試管特別適合 DNA的保存。

  純化的DNA保存在Tris-EDTA (TE )中,若不存在Dnases污染,室溫下可保存26周;2-8℃至少可保存1年;-20℃下可保存7年;-70℃下至少可保存7年。不是很純的DNA最好 保存在-20℃以確保DNA的完整性。用于DNA保存的冰箱不能使用自動除冰冰箱,因為循環的溫度變化可能導致核酸的降解。

  (2)不合格標本

  以下標本不適合用于檢測:沒有標記或標記錯誤;懷疑有其他標本污染;溶血或使用抗凝劑不當;口腔涂片拭子有水分跡象或有細菌或真菌生長的跡象。

購買進口儀器、試劑和耗材——就在始于2001年的畢特博生物 www.603041.com

所有試劑均用于科研 ???? 北京畢特博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服務熱線:010-82015225/400-833-9299 | 傳真:010-62015131 | E-mail:info@bitebo.com
京ICP備05028556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08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