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葡聚糖DSS誘導腸炎模式動物的優點
潰瘍性結腸炎(UC)是一種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腸道炎癥性疾病,建立適當的結腸炎動物模型對于研究UC的病因、發病機制以及新的治療方法具有重要意義。人們制作了多種動物模型對其進行研究,日本學者于1985年首次應用硫酸葡聚糖制備了鼠UC模型,此后,該方法廣泛用于篩選治療炎癥性腸病(IBD)的新方法和臨床前新藥物的開發,也用于研究IBD的發病機制。其具備以下優點:
1. DSS誘導的UC模型的病理改變與人類UC最相似;
2.此模型既可以應用于UC急性期又可應用于慢性期的研究,使實驗能夠完整地進行;
3.制作簡便、經濟、易于復制。
◆參考方法:
方法一:
小鼠給予含50 g/L硫酸葡聚糖(葡聚糖硫酸鈉) 5000或40000的蒸餾水自由飲用7 d,出現體重減輕、腹瀉、血便等急性腸炎的表現.病理學切片HE染色發現小鼠病變結腸腺體結構紊亂,黏膜和黏膜下單核細胞和多核細胞浸潤.DSS組病變腸段組織GSH表達較對照組明顯減少(2±0.6 vs 3.14±1.0,t = 3.95, P = 0.01<0.05),病變結腸分泌的IL-4明顯升高(38.7±4.7 vs 28.7±6.7,t = 3.16, P = 0.009<0.01),IFN-g輕度降低(P>0.05).
資料來源:《GSH在DSS誘導的小鼠實驗性腸炎中的作用》
方法二:
將分子量為50 00或40000的DSS溶于飲用水,配成3% DSS溶液,讓BALB/C小鼠自由飲用7d,建立小鼠急性結腸炎模型;②讓BALB/C小鼠自由飲用3% DSS溶液7d,然后飲用不含DSS蒸餾水14d,建立小鼠慢性結腸炎模型;模型建立成功的標志為飲用3% DSS 7 d后出現半稀便、腹瀉、大便隱血(+)和肉眼血便中的任一癥狀。
資料來源:《葡聚糖硫酸鈉致小鼠結腸炎模型的建立與評價》。
已有研究表明,不同分子量的DSS所誘導的病變特征不同,如用5000, 40 000和500 000的DSS喂養小鼠,結果典型病變只出現于5 000組和40000組,5 0000組的病變主要見于盲腸和上段結腸,此外,DSS結腸炎的嚴重度并不依賴于DSS攝入量,而是由DSS濃度決定,小鼠飲用的DSS量差別較小時不影響誘導出的結腸炎嚴重度。再次,不同種屬對于不同分子量的DSS的敏感度不一。
進口原裝現貨供給!
http://bitebo.com/a/gb2312/gongsixinxi/shichanghuodong/2014/0920/5370.html |